教资考试高中生物《生物群落》模拟题
- 时间:
- 2021-07-12 15:50:27
- 作者:
- 方老师
- 阅读:
- 来源:
- 广东教师资格证报名
1.下图1、2、3是某森林中喜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4为该森林大山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
B.图1、2中的B、D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C.图4中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
D.森林中随着各个种群的变化,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在变化
2.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中某鱼类种群,则a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该种群性别比例失衡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3.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取样时为避免吸到培养液底部的死菌,滴管应轻轻吸取,避免溶液晃动
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
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 mm×2 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M×105个
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
4.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四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四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一定不相等 B.第二年末乙种群数量一定大于甲种群数量
C.第三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四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5.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10年和第20年种群的数量基本相当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大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6.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下图表示甲乙种群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
B.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
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
D.0~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
《生物群落》模拟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题图分析:图1表示喜鹊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其中A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点达到K值;图2表示喜鹊种群增长速率曲线,C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与图1A点相同;图3表示喜鹊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关系曲线,其中E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F点达到K值;图4表示该森林大山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其中0-4年,λ>1,种群数量增加;4-8年λ<1,种群数量下降。8-10年λ=1,种群数量不变。据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A正确。由图示可知,图1、2中的B、D点(种群增长速率为0),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B正确。图4中第4年种群数量最多,第8年种群数量最少,C错误。森林中随着各个种群的变化,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随之变化,D正确。
2.【答案】C。解析:若图①所示为海洋中某鱼类种群,则a点时,达到该海洋区域的环境容纳量,之后数量剧增,其原因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A正确。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时,达到发酵罐的环境容纳量,之后增加营养供应,可导致酵母菌数量剧增,B正确。图③中c点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可能是环境条件剧变,比如天气、外来物种入侵等引起的,性别比例失衡不会导致数量急剧下降,C错误。图④曲线为自然状态下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当鱼群数量大于K/2时捕捞,捕捞后要维持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既能捕到较多的鱼,又能使种群快速增长,D正确。
3.【答案】C。解析: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滴加培养液时,应先加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使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A错误。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酵母菌数,B错误。计数室的体积=2×2×0.1=0.4mm3,共有酵母菌细胞M个,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M×10×1000×10÷0.4=2.5M×105个,C正确。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对照,无需设置对照组,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求平均值,D错误。
4.【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信息: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即当L值等于1时,种群数量保持不变;L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L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由于两个种群的起始数量未知,第一年末甲、乙种群的L值也不同,因此不能确定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可能相等,A错误。由于两个种群的起始数量未知,并且图示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因此结合图示信息不能确定第2年末乙种群和甲种群数量的大小,B错误。第三年末之前,乙种群的L值始终大于1,即种群一直呈增长趋势,因此第三年末乙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C正确。这4年甲种群的年增长率都相同,但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不相等的,应为每年的增长数量逐渐增多,D错误。
5.【答案】D。解析:1~5年λ>1,而且基本保持不变,种群数量持续增加,A错误。10年到20年之间λ<1,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B错误。15年到20年之间λ<1,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C错误。20~30年之间λ=1,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种群增长率为0,D正确。
6.【答案】C。解析: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是两个物种。题图显示:随时间的推移,甲乙个体数量的比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在t时刻降为零,说明甲种生物的数量先增后减,最终被淘汰,因此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A错误。C正确。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乙种群最终呈现“S”型增长,甲种生物最终被淘汰,但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都受本身密度制约,B错误。O〜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出生率先高于乙种群的出生,而后二者的出生率相等,最后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D错误。
以上就是教资考试高中生物《生物群落》模拟题的全部内容,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教资考试的内容,比如教资考试题目等等,扫描下方或者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广东教师资格网,祝所有的考生教资考试顺利通过。点击继续阅读>>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广东教师考试信息”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